硫化氢在水体中的来源多种多样。在养殖池塘中,硫化氢主要由池塘底泥中含有的硫酸盐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及鱼类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而来。此外,稻谷收割后留在田里的稻梗和稻草在分解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硫化氢,进而污染水体。在水库等大面积水域,底泥中富含的S、Fe、Mn等元素值偏高,加之水温分层现象导致的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匮乏,也促进了硫化氢的生成与释放。
硫化氢对水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毒性作用:硫化氢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水生动物急性中毒死亡。即使低浓度的硫化氢,长期作用于水生动物也会导致其生长速度减缓、体力和抗病能力减弱,严重时甚至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
破坏水体环境:硫化氢与水生动物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血红素量减少,进而影响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导致鱼虾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此外,硫化氢还会对养殖动物的皮肤和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
增加治疗成本:为了治疗由硫化氢引起的各种疾病,养殖户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这不仅增加了药物成本,还可能导致药物残留,进一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影响产品质量:硫化氢污染严重的养殖动物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降低产品的市场接受度。